据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核发风电和光伏绿证累计超过2180万张,27185张的实际成交量仅占核发量的约0.12%。对“绿证成交量为何偏少”的疑问,有行业专家给出了“何止是少,根本就是没有成交量”的回复。
作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的绿证交易制度被定义为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曾被寄予“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厚望的绿证,为何会陷入“少人问津”的境地?
参与首批认购绿证的某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张某称,最初公司很想支持和推动绿证的交易,所以非常积极。彼时公司一次性投入约200万人民币认购了一批绿证,当时就只想抛砖引玉,让市场火起来。张某表示,虽然公司斥资购买了绿证,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并没有感觉到与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有什么不同。据一位接近绿证交易平台运营方知情人士透露,在目前阶段,购买绿证只能证明消费了绿色电力,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企业认购绿证多是用于自我宣传。
据了解,其实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一度对国内的绿证交易怀有热情,但是他们觉得中国的绿证太贵了。知情人指出,国内的绿证价格是国际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国内推出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国际通行做法中,特别是在自愿认购阶段,卖绿证不影响拿补贴,绿证只是额外的支持。在中国完全不是这样。另一方面,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使用绿色电力的意识尚处萌芽阶段。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指出,目前企业认购绿证大部分还是源于对环保的情怀性支持,更多是为了体现一种态度。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可能购买的意愿更加强烈。而电网和传统煤电企业对于这样的支出则很慎重。有知情人士表示,让绿证在能源行业内外都保持一定的热度也是目前推广的难点之一。因为很多政策还在调整中,价格体系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变。所以,现在不是做宣传的好时机。
此外,有观点将绿证认购少的原因指向了“自愿”,并指出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实施“强制”交易。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去年2月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将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2018年即将过半,但据知情人透露,配额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何时能够启动尚无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