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比亚迪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3.09%;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46亿元。上一次扣非后亏损还是在2014年。比亚迪将利润的下降归结于新能源车政府补贴的下滑。年报解释称,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电动大巴部分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影响年报业绩。
然而,细看财报,比亚迪将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归结于补贴的说法,并不准确。比亚迪超过1000亿元的收入,来源于三大主要模块:汽车业务、手机部件以及新能源电池业务。其中,来源于汽车的收入,刚刚超过一半,并不是想象中的为比亚迪贡献了主要的收入。比亚迪的汽车业务经过了三年的快速增长后,2017年进入了疲软期。按业务来细分,2017年汽车业务收入下降了3.86亿元为566.24亿元,同比下降0.68%。利润方面,汽车业务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毛利贡献从2016年的161亿元,下降到了2017年的137亿元。
一位长期观察比亚迪的市场人士介绍,由于新能源补贴回款慢、公司资本开支需求较大,而在银行放款收紧的背景下,企业融资额度受限,公司不得不采用ABS等新型融资方式补充资金缺口,导致财务费用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新能源的政府补贴在2017年非但没有下降,还有所上升。营业外收入科目中,2017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了12.75亿元,远超2016年的7.1亿元。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比亚迪是受益者。从销量总数来看,比亚迪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好的宝座。2017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77.7万辆,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11万辆,占比超过了14%。另外,即将在近期开始执行的双积分政策,也让比亚迪成为了赢家。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积分达到了22.3万分,占总积分的22%,成为了百家车企中积分高的企业。而上汽、一汽等大型合资品牌汽车的积分则低得多,甚至为0分。
既然如此,为什么比亚迪今年一季度要如此大规模举债呢?比亚迪的两大主营业务,一是电池,另一是汽车,都搞得欣欣向荣。但是很快,比亚迪就开始做起了多元化的美梦。2010年,比亚迪四面出击,搞了一番大规模的多元化,家电、太阳能光伏、
IT,什么都要插上一脚。但这些多元化的探索,大多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结果。家电方面,不到一年,没等到比亚迪家电推出市场,比亚迪就宣布退出传统家电领域;太阳能光伏方面,一路干到2015,还是亏损;IT方面,比亚迪的笔记本电脑永远不见上市。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前提,要从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但比亚迪显然没有,到了2015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多元化之梦,云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根据比亚迪的2017年年报,以云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定位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比亚迪四大主要业务之一。按照比亚迪公示的云轨造价每公里1.5亿-2.5亿元,修建一条100公里的云轨,至少要花费150亿元才能完成。
尽管野心很大,理想也很丰满,但现实却比较骨感,今年初,比亚迪云轨在多地被发改委叫停的消息频频传出。于是,各大券商纷纷下调评级,让已经步入熊途的比亚迪股价又蒙上了一层阴影。